环球网校是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企业欢聚时代(NASDAQ:YY)旗下品牌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人才培训合作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在: > 学历考试 > 成人高考 > 考试动态 >

一种叠合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梁现浇托架

2022-11-29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本实用新型涉及梁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

#

背景技术:

#

钢混叠合梁桥面板是直接承受车辆轮压的承重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构造上它通常与钢梁主梁的顶板相连,这样既能将车辆荷载传给主梁,又能构成主梁截面的组成部分,并保证了主梁的整体作用,在钢混叠合梁桥面板混凝土浇注的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托架体系对钢混叠合梁桥面板进行支撑定位。

#

目前的钢混叠合梁现浇桥面板混凝土施工,一般采用栓接支架或焊接临时连接板的施工方法,虽然此施工方法较为成熟,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仍然发现,栓接支架或焊接临时连接板容易对钢梁及表面防腐涂层造成损伤,且栓接支架或焊接要求精确度较高,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发现的易对钢梁及表面防腐涂层造成损伤和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钢混叠合梁现浇桥面板混凝土施工容易对钢梁结构及表面防腐涂层造成损伤,及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的问题。 #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包括主龙骨、钢次龙骨、木次龙骨、支架体系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主龙骨顶部顺桥向设置有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且主龙骨边侧设置有横向限位,并且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的顶部固定有横向连接,所述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顶部设置有托架面板,且托架面板上端面设置有支架体系,所述主龙骨的边侧和横向限位均设置在钢梁的底板翼缘部位,且钢梁的顶板与混凝土桥面板下端面贴合。

#

优选的,所述主龙骨的边侧对称设置有2个横向限位,且横向限位与主龙骨边侧和钢梁底部内侧均紧密贴合。 #

优选的,所述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均在主龙骨顶部等间距设置,且钢次龙骨的个数是木次龙骨个数的1/3。

#

优选的,所述横向连接在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顶部对称分布有2个,且横向连接的材质为钢筋。 #

优选的,所述支架体系由平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组成,并且立杆与平杆、横向扫地杆及纵向扫地杆在交叉处通过扣件连接。

#

优选的,所述立杆横向布置间距与钢次龙骨的设置间距相同,且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顶部满铺设置有托架面板。

#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整对钢梁结构及表面涂装无损伤,施工方便,托架及支架体系整体变形较小,有效保证了桥面板混凝土施工的平整度,提高了施工质量;

#

1.主龙骨、钢次龙骨、木次龙骨、横向限位、横向连接、托架面板和钢梁相互配合工作,可以对上层结构进行稳定的支撑,保证结构整体的稳定性,避免支架体系变形过大;

#

2.支架体系中的平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为本装置中主要的支撑结构,可以对顶部桥面板进行稳定的支撑。

#

附图说明 #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龙骨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横向扫地杆和纵向扫地杆连接处俯视结构示意图。

#

图中:1、主龙骨;2、钢次龙骨;3、木次龙骨;4、横向限位;5、横向连接;6、托架面板;7、支架体系;701、平杆;702、立杆;703、横向扫地杆;704、纵向扫地杆;8、钢梁;9、混凝土桥面板。

#

具体实施方式

#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横纵扫地杆哪个是横向,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包括主龙骨1、钢次龙骨2、木次龙骨3、横向限位4、横向连接5、托架面板6、支架体系7、平杆701、立杆702、横向扫地杆703、纵向扫地杆704、钢梁8、和混凝土桥面板9,主龙骨1顶部顺桥向设置有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且主龙骨1边侧设置有横向限位4,并且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的顶部固定有横向连接5,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顶部设置有托架面板6,且托架面板6上端面设置有支架体系7,主龙骨1的边侧和横向限位4均设置在钢梁8的底板翼缘部位,且钢梁8的顶板与混凝土桥面板9下端面贴合。 #

本例中主龙骨1的边侧对称设置有2个横向限位4,且横向限位4与主龙骨1边侧和钢梁8底部内侧均紧密贴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横向限位4可以配合钢梁8起到限位作用,确保施工过程中主龙骨1无横向滑移; #

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均在主龙骨1顶部等间距设置,且钢次龙骨2的个数是木次龙骨3个数的1/3,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的设置,为支架体系7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

横向连接5在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顶部对称分布有2个,且横向连接5的材质为钢筋,可以对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进行横桥向的固定;

#

支架体系7由平杆701、立杆702、横向扫地杆703和纵向扫地杆704组成,并且立杆(702)与平杆(701)、横向扫地杆(703)及纵向扫地杆(704)在交叉处通过扣件连接。上述设计为本装置中主要的支撑结构,平杆701、立杆702、横向扫地杆703和纵向扫地杆704的横纵以及垂直交叉设计,保证了支撑结构整体的强度足够; #

立杆702横向布置间距与钢次龙骨2的设置间距相同,且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顶部满铺设置有托架面板6,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垂直方向上立杆702在受力时,可以被质地坚硬的钢次龙骨2稳定支撑,托架面板6则为支架体系7整体提供了安装基础。 #

工作原理:组装本装置时,首先按照图1和图2所示,将5根主龙骨1等间距置于钢梁8的底板翼缘部位,再将2条横向限位4插入钢梁8腹板与主龙骨1边侧之间,随后将4根钢次龙骨2如图2所示等间距的置于主龙骨1顶部,再将12根木次龙骨3,以4个为一组,等间距设置于钢次龙骨2之间的主龙骨1上,接着使用横向连接5将所有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定位固定,再如图1所示将托架面板6平铺在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上;

#

接下来将平杆701、立杆702、横向扫地杆703和纵向扫地杆704安装图1和图3所示进行交叉组装,顶部平杆701和立杆702使用扣件进行交叉固定,立杆702底部与横向扫地杆703和纵向扫地杆704同样使用扣件进行交叉固定,完成装置整体的组装,支架体系7和钢梁8就对桥面板9进行稳定的支撑横纵扫地杆哪个是横向,随后就可以开始对桥面板混凝土9进行现浇施工。 #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

技术特征: #

1.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包括主龙骨(1)、钢次龙骨(2)、木次龙骨(3)、支架体系(7)和混凝土桥面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顶部顺桥向设置有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且主龙骨(1)边侧设置有横向限位(4),并且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的顶部固定有横向连接(5),所述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顶部设置有托架面板(6),且托架面板(6)上端面设置有支架体系(7),所述主龙骨(1)的边侧和横向限位(4)均设置在钢梁(8)的底板翼缘部位,且钢梁(8)的顶板与混凝土桥面板(9)下端面贴合。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龙骨(1)的边侧对称设置有2个横向限位(4),且横向限位(4)与主龙骨(1)边侧和钢梁(8)底部内侧均紧密贴合。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均在主龙骨(1)顶部等间距设置,且钢次龙骨(2)的个数是木次龙骨(3)个数的1/3。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连接(5)在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顶部对称分布有2个,且横向连接(5)的材质为钢筋。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体系(7)由平杆(701)、立杆(702)、横向扫地杆(703)和纵向扫地杆(704)组成,并且立杆(702)与平杆(701)、横向扫地杆(703)及纵向扫地杆(704)在交叉处通过扣件连接。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702)横向布置间距与钢次龙骨(2)的设置间距相同,且钢次龙骨(2)和木次龙骨(3)顶部满铺设置有托架面板(6)。 #

技术总结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包括主龙骨、钢次龙骨、木次龙骨、支架体系和混凝土桥面板,所述主龙骨顶部顺桥向设置有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且主龙骨边侧设置有横向限位,并且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的顶部固定有横向连接,所述钢次龙骨和木次龙骨顶部设置有托架面板,且托架面板上端面设置支架体系,所述主龙骨的边侧和横向限位均设置在钢梁底板的翼缘部位,且钢梁为工厂预制工字型钢梁,钢梁顶板与桥面板混凝土贴合。钢混叠合梁桥面板现浇施工托架,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本装置对钢梁结构及表面涂装无损伤,施工方便,托架及支架体系整体变形较小,有效保证了桥面板混凝土施工的平整度,提高了施工质量。

#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勇;王庭;李建朋;王宁;杨洋;马世权

#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交二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技术研发日:2022.06.05 #

技术公布日:2022.04.24

#

责编:admin 返回顶部  打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友情链接网站声明网站地图广告服务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