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本职业资格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1)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
(2)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
(3)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
(4)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
4、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
(1)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在本职业工作满3年以上者; #
(3)取得本职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且从事本职业者; #
(4)取得本职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5)取得本职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
注:个别地方,满30周岁,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让你直接考二级,满36周岁可以通过一些特殊手段直接考一级,这种处理的费用高,但是可以帮你节省时间,缺点是:对于一些要求严格的地方,比如上海、深圳落户,要求提供完整的满足报考条件的证明材料,比如三级、二级的前置证书,这种情况就只能按照正规流程逐级报考。
#
落户和领取补贴一般用的是这种证书。旧版证书样式 #
旧版职业资格证书封面 #
旧版职业资格证书内页新版正式样式
#
新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人力资源管理师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考试类)
#
由人社部负责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经济师中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大专毕业满6年,本科毕业满4年,可以考,全国统一考试,本人凭能力完成,属于经济系列考试类职称。
在经济师中共有是个专业方向: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管理师就是其中一种。
经济师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评审类) #
由各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的评审类职称,只有少数省份有,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提交材料申请评审,如果评审通过,直接发职称证书,要求比较高,一般同学很难达到相关条件。
#
以江苏省为例,只有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和正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两种,评审要求入下:
江苏省评审类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评审要求
贴一段文字版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条件
#
第八条 学历、资历条件 #
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申报评审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职称: #
(一)具备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或相关专业中级职称,下同)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2年。
#
(二)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
(三)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0年。
#
第九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
(二)熟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熟练掌握人力资源专业标准、规范、规程、规章,推动人力资源工作有序开展。
#
(三)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最新理论、知识及其发展趋势。
(四)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指导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初级、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或培养、指导本专业本科生开展人力资源相关工作。
第十条 工作经历(能力)、业绩、成果要求
(一)对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须同时具备1-7条中3条和8-10条中1条:
#
1. 作为单位负责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5年以上;或作为骨干,从事人力资源工作8年以上。
#
2. 主持或作为骨干,在组织实施人才引进、就业促进、创业培训、技能鉴定、社会保障服务、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中,对推进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作出重要贡献,并创造出明显的社会效益(以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证明为准)。
3.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制定市(厅)级以上促进就业、人才发展、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相关政策、规划、标准,经主管部门批准付诸实践,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以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证明为准)。 #
4.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完成总价值超过200万元以上公共人力资源服务重点项目的投入、咨询、评估或论证等方面等工作,并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 #
5.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1项以上国家、省(部)级或2项以上市(厅)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方案的组织实施,并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6. 主持或作为骨干,策划和组织实施1场以上市(厅)级高层次人力资源行业论坛、发展研讨会、项目对接会等重大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
7. 主持或作为骨干,在市(厅)级以上人力资源专业个人评比表彰活动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或取得二等奖及以上荣誉(以批文或证书为准)。 #
8. 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编写或修订1部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相关的专著(含标准、规范、规程、教材或技术手册),或承担1项以上省(部)级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课题,或承担2项以上市(厅)级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课题的研究。
9. 作为主要撰写人,在省(部)级行业发展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或在省(部)级行业课题调研活动(有立项通知、结果公告等)中提交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在省(部)级以上人力资源专业报纸学术理论版,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专业论文。以上撰写要求总篇数不低于3篇,对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篇数可减少1篇。
#
10. 作为主要撰写人,为解决本单位(地区、部门)人力资源服务问题撰写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政协提案、建议方案等被市(厅)级以上部门或单位采用1篇以上。 #
(二)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须同时具备1-7条中3条和8-10条中1条: #
1. 作为单位负责人,从事人力资源工作5年以上;或作为骨干,从事人力资源工作8年以上。 #
2. 作为单位负责人,通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企业近3年年均营业总收入超过3000万元,年均纳税总额超过300万元。
#
3. 作为单位负责人,主持设立1家以上境外分公司(办事机构),或设立5家以上境内分公司(办事机构),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4. 主持或作为骨干,带领或帮助所在单位创新产品和服务,取得2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产品(以批文或证书为准),或在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产品、技术和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有项目方案、可行性评估和专家论证结果),并创造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完成总价值超过300万元以上人力资源服务重点项目的投入、咨询、评估或论证等方面等工作,经实践证明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组织1场以上高层次人力资源行业论坛、发展研讨会、项目对接会等重大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组织证明为准)。
7. 主持或作为骨干,在市(厅)级以上人力资源专业个人评比表彰活动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或取得二等奖及以上荣誉(以批文或证书为准)。
#
8. 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编写或修订1部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人力资源服务相关的专著(含标准、规范、规程、教材或技术手册),或承担1项以上省(部)级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课题,或承担2项以上市(厅)级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课题的研究。 #
9. 作为主要撰写人,在省(部)级行业发展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或在省(部)级行业课题调研活动(有具体通知、结果公告)中提交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在省(部)级以上人力资源专业报纸,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专业论文。以上撰写要求总篇数不低于3篇,对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篇数可减少1篇。 #
10. 作为主要撰写人,为解决本单位(地区、部门)人力资源服务问题撰写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政协提案、建议方案等被市(厅)级以上部门或单位采用1篇以上。
#
(三)对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须同时具备1-7条中3条和8-10条中1条: #
1. 主持或作为骨干从事人力资源工作5年以上。
#
2. 主持或作为骨干,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在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有项目方案、可行性评估和专家论证结果),明显提高员工效率和组织效率。 #
3. 主持或作为骨干,注重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建立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薪酬体系与激励机制等,受到单位员工的普遍认同(以获得参评人数一半以上满意度调查结果为准)。 #
4. 主持或作为骨干,在促进就业和优化人才配置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以省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组织证明为准)。
#
5.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完成总价值超过200万元以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策划、评估、招聘或培训等项目,经实践证明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6. 主持或作为骨干,参与研究、设计适合单位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1项以上自主知识产权或关键产品(以批文或证书为准),并创造出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7. 主持或作为骨干,获得市(厅)级以上优秀管理奖项,或在市(厅)级以上人力资源管理个人评比表彰活动中获得先进个人称号或取得二等奖及以上荣誉(以批文或证书为准)。 #
8. 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承担1项以上省(部)级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课题,或2项以上市(厅)级人力资源管理重点课题的研究。
#
9. 作为主要撰写人,在省(部)级行业发展论坛、理论研讨会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报告;或在省(部)级行业课题调研活动(有具体通知、结果公告)中提交具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在省(部)级以上人力资源专业报纸,专业学术期刊、核心期刊上发表具有较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专业论文。以上撰写要求总篇数不低于3篇人力资源师二级属于什么级别,对具有本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人力资源师二级属于什么级别,篇数可减少1篇。
10. 作为主要撰写人,为解决本单位(地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撰写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政协提案、建议方案等被市(厅)级以上部门或单位采用1篇以上。
四、社会第三方证书
各种社会第三方机构发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非常简单;
优点:费用低,时间短,难度小。
缺点:认可度低于人社部证书,在不懂这方面的人面前充充门面还可以,此类证书非常多,像现在网上很多人推荐的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高考志愿填报师等证书都属于这一类。
#
不同的证书因为报名条件、考试难度、适用范围等方面的不同,适合不同的人报考,不用追求最高最好,拿不到一切等于零,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一个适用范围更广认可度更高的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