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知识产权法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今年知识产权法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经典教材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
2010年北京邮电大学815法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
2009年北京邮电大学815法学综合考研真题及详解
#
2014年宁波大学821综合课2考研真题
#
2013年宁波大学821综合课2考研真题
第二部分经典教材课后习题
#
说明:吴汉东主编的《知识产权法》是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等众多名校考研指定教材,本题库提供了该教材第3版的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第1编总论 #
第2编著作权
#
第1章著作权概述
第2章著作权的主体 #
第3章著作权的客体
第4章著作权的内容 #
第5章相关权 #
第6章著作权的限制
#
第7章著作权的利用 #
第8章著作权的管理
第9章著作权的保护
#
第3编专利权
#
第10章专利制度概述
第11章我国专利立法及修改 #
第12章专利权的客体
第13章专利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
#
第14章专利的申请与审批
第15章专利的复审、无效及终止 #
第16章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
第17章专利权的保护 #
第4编商标权 #
第18章商标及商标法概述 #
第19章商标注册
第20章注册商标无效的裁决
#
第21章商标权的内容、取得与终止 #
第22章商标权的利用
#
第23章商标权的保护 #
第24章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 #
第25章商标权的限制
#
第26章商标管理 #
第5编其他知识产权
第27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
第28章商业秘密权
第29章地理标志权 #
第30章植物新品种权
#
第31章商号权
第32章反不正当竞争
第6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
第33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概述
第34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其相关国际公约
第35章世界贸易组织及其《知识产权协定》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 #
说明:精选20余所重点院校商法历年考研真题,按照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常考题型进行分类,并补充典型试题,所有试题均有详解。 #
第1编总论 #
第2编著作权 #
第1章著作权概述
第2章著作权的主体
#
第3章著作权的客体 #
第4章著作权的内容 #
第5章邻接权
#
第6章著作权的限制
#
第7章著作权的利用
#
第8章著作权的管理
#
第9章著作权的保护 #
第3编专利权
第10章专利制度概述
第11章专利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 #
第12章专利权的客体 #
第13章专利权的内容与限制
第14章专利权的产生
第15章专利权的保护
第4编商标权 #
第16章商标及商标法概述
第17章商标权
第18章商标权的取得与终止
第19章商标权的利用和限制 #
第20章商标权的保护和管理
第5编其他知识产权 #
第21章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第6编商标权的国际保护 #
第22章知识产权国际保护
第四部分模拟试题
#
知识产权法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
知识产权法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详解知识产权法考研题库的电子书。作为一本详解高校历年知识产权法考研题库的复习资料,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第一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本题库精选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众多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题,并提供了部分真题的答案解析。部分考研真题提供高清视频讲解,由圣才名师对真题从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解析,帮助考生掌握命题规律和出题特点。
#
第二部分为经典教材课后习题。吴汉东主编的《知识产权法》是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等众多名校考研指定教材,本题库提供了该教材第3版的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
第三部分为章节题库及详解。参考众多知识产权法经典教材的体系,共分为22章,精选20余所重点院校历年考研真题,按照概念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常考题型进行分类,并补充典型试题,所有试题均有详解。所选试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显当前热点,同时精选了大量现实案例并进行了分析。 #
第四部分为模拟试题及详解。根据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仿真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的难度和风格,精心编写了2套模拟试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纸质书,方便对照复习。 #
电子书产品界面及功能 #
1.电子书产品(电子书、题库、视频、录屏、全套等),非实物,一旦购买无法退换。
2.购买后可在手机、电脑、平板等多种平台同步使用。 #
以下图片为电子书产品界面及功能展示,非本产品内容,仅供参考。 #
试读(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
今年中国人民大学806应用法学(知识产权法部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今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
知识产权法学 #
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2022年高级经济师《知识产权》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共15分)
1.商业包装与未注册商标
2.表演权与表演者权
#
3.国外优先权与国内优先权 #
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
试分析下列法律制度并说明其立法意图。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9条:“商标注册人申请注册商标前,他人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并且有一定影响,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在该范围内使用,但他人应当适当区别。” #
参考答案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今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
考试科目:806应用法学
知识产权法学
#
一、比较下列概念(每小题5分,共15分) #
1.商业包装与未注册商标 #
答:商业包装是指为宣传和美化商品而附加的装饰,其构成为文字、图案、色彩、造型或其他组合。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过登记注册的商标。两者的区别在于: #
①保护依据不同。前者由《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后者由《商标法》进行保护。
②使用目的不同。使用未注册商标的目的主要是识别不同经营者的商品或者服务项目;使用商品包装的目的主要在于说明或美化商品,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
③构图设计不同。未注册商标构图力求简洁、明快,突出其显著特征,以达到识别经营对象的目的;而商品包装着力于渲染、美化商品,浓墨重彩,图案绚丽,以便吸引消费者。
④选材要求不同。商标的选材不得与商品内容相同,例如不能用“牛”的文字或图形作为牛肉罐头的商标;而商品装潢则不受此限制,例如“人参蜂王浆”的包装上绘以“人参”的图案,说明该商品的主要原料是人参,而不是其他物品。 #
2.表演权与表演者权 #
答:表演权是指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表演权与表演者权是不一样的权利,两者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2022年高级经济师《知识产权》考试真题答案及解析(完整版,具体阐述如下:
(1)表演权与表演者权的联系 #
表演权和表演者权都是知识产权法上的概念,属于同一范畴,故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交叉关系。 #
(2)两者的区别 #
①概念不同
#
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表演者权是表演者对其表演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表演者所进行的表演必须是公开的,在家庭范围内、在私人聚会上、在单位内部进行的表演,不产生表演者权。
②权属不同 #
表演权是一种著作权;而表演者权是一种相关权。 #
③主体不同
表演权的主体是创作作品的人;而表演者权的主体是表演作品的人。 #
④客体不同
#
表演权的客体是作品;而表演者权的客体是表演者为再现已有作品所进行的表演。
#
⑤内容不同
#
表演权只是著作权的一个权项,仅仅是一种财产权;而表演者权是一束权利,包括表演者人身权和表演者财产权。 #
⑥保护期不同 #
表演权的保护期根据作者和作品的不同而不同,或者为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亡后50年,或者为作品首次发表后50年;而表演者人身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表演者财产权的保护期为50年,截止于表演发生后第50年的12月31日。
#
⑦权利来源不同 #
表演权来源于作品的创作,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表演权就随著作权的产生而产生;而表演者权以表演权为其产生的法律基础,即以表演权作为其权利的来源。
3.国外优先权与国内优先权 #
答:国外优先权,指申请人在任一《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成员国首次提出正式专利申请后的一定期限内,又在其他该公约成员国就同一内容的发明创造提出专利申请的,可将其首次申请日作为其后续申请的申请日。国内优先权,即在本国首次提出申请后,又就相同的主题再次向本国专利局提出申请的,可以在优先权期内享有优先权。国内优先权制度的规定对保护本国国民的利益、为本国国民实现不同专利种类间的转化创造了条件。
#
两者的区别有:
#
①适用主体不同。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均可以享有国外优先权,而国内优先权,外观设计则不能享有。
#
②优先权享有主体不同。国外优先权由外国公民享有,国内优先权由本国公民享有。 #
③权利来源不同。国外优先权来源于外国同中国签定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而国内优先权则是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赋予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优先权。
④优先权设置目的不同。国外优先权是为国际专利申请提供了便利,及时有效的保护了外国专利权人的利益;国内优先权主要是便于优先权期间内技术方案的增加,为不同种类专利间的转换提供条件,保护国内公民的。
#
二、法条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
试分析下列法律制度并说明其立法意图。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9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二)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59条:“商标注册人申请注册商标前,他人在同一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注册商标,并且有一定影响,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他人在该范围内使用,但他人应当适当区别。”
#
答:(1)上述两个条文分别规范的是专利法与商标法上的在先使用制度。 #
(2)专利法上的在先使用,也称先行实施,是指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实施专利或已经作好实施的必要准备的其他人,有权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实施其独立完成的相同的发明创造。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①先行实施要求必须有实施或准备实施相同专利的行为。
#
②这种先使用行为是善意的。 #
③使用行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申请日。
专利法设置这一原则,主要是基于对“—发明—专利”制度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不公平行为进行弥补。
(3)商标法上的在先使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
①在他人注册商标的申请日之前,就已经有使用的事实。
②在先使用的商标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且使用商品或服务相同或者类似。
③在先使用人必须在其商品上连续使用该商标所谓连续使用,就是指在先使用人在其商品上连续不中断地使用该商标。
④在先使用必须出于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