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CPS)创建于1921年的学术组织之一
![](http://www.onekao.net/templets/default/images/content_ad.gif)
中国心理学会( , CPS)创建于1921年,是我国现有的全国学会中最早成立的学术组织之一,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中国心理学会是由中国心理学工作者组成的公益性、学术性社会团体,旨在团结广大心理学工作者,开展学术活动,进行学术上的自由讨论,以促进我国心理科学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推广,促进心理科学人才的成长和提高。
#
中国心理学会按心理学各分支学科设立了30个专业委员会,设有11个工作委员会,以及2个期刊编辑委员会。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心理学会均在开展工作。 #
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迄今为止已经召开了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自2009年起每年召开一次,规模在1000-1500人,是国内心理学领域最大规模的学术交流平台。
#
中国心理学会设立会士制度,设有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心理学会学科建设成就奖等奖项。设立“荆其诚国际心理学大会青年学者资助计划”,每两年资助青年学者参加国际心理学大会。 #
1980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 #
中国心理学会于1980年7月正式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荆其诚教授选为执委(1984、1988年)、副主席(1992年);张厚粲教授选为执委(1996年)、副主席(2000年);张侃教授选为执委(2004年)、副主席(2008年);张建新教授选为执委(2012年)。 #
1984年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 #
1984年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AAP)。徐联仓教授选为执委(1984年起连续三届);张侃教授选为执委(1998年);韩布新博士选为执委(2006年)。
#
1990年加入亚非心理学会 #
1990年中国心理学会加入亚非心理学会(AAPA),王苏教授选为执委(1990年)、联合主席(1992年);林仲贤教授选为执委(1994年)。 #
1990年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
1990年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测验委员会(ITC),张厚粲教授曾选为理事。
随着中国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的不断发展,高素质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高水平的专业机构不仅成为当前社会的迫切需求,也关系到我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领域的社会声望和学科的严肃性。 #
专业的发展亟待建立对于从业人员存在现实的约束力,并有相应配套的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准入标准、培训机构认证标准,以及专业伦理规范等规定,以便专业学会实现对行业进行有效内部监控和自我管理国家注册心理师怎么考国家注册心理师怎么考,做到行业内部自律。 #
为了推动和促进中国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正规、有序和健康发展,在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会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从2004年开始酝酿,2005年开始着手准备,至2006年1月,以这一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为主,成立了三个不同性质的筹备工作小组承担了建立《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注册系统》(以下简称注册系统)的工作。 #
2006年12月28日,三个工作组的筹备组向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会正式申请开展此项工作,得到常务理事会的支持。 #
注册系统准入制度一经推出,就以其专业性受到了广大心理从业者的推崇。目前注册系统共有注册督导师、注册心理师、助理注册心理师 1000余人。 #
2007年1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由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伦理守则制定工作组编制完成,内容包括:专业关系、隐私权与保密性、职业责任、心理测量与评估、教学、培训和督导、研究和发表、伦理问题处理。 #
该守则是目前国内唯一、专业的针对心理助人工作者的伦理守则。 #
该守则经中国心理学会通过,于今年进行了修订,同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
目前国家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与投入越来越多,心理咨询必将成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心理咨询行业必将更加规范与专业。 #
这就要求助人工作者在学好咨询基本功的同时,个人体验与专业督导必不可少,另外尽早接受专业伦理培训也是保护咨询师与来访者的重要手段。 #
申请加入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系统的学习成长加专业的培训背景,必将让我们在助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