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报关员考试名词解释辅导4
16.加工贸易合同报核——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在加工贸易合同履行完毕或终止合同并按照规定对未出口部分货物进行处理后,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向加工贸易主管海关申请核销要求结案的行为。
17.加工贸易合同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并对未出口部分货物办妥有关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申请解除海关监管,海关经审查属实,予以办理解除海关监管的行政行为。
18.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经过批准将保税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直接结转给另一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由后者进行深加工后再出口的一种加工贸易业务。
19.异地加工贸易——是指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将进口料件委托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生产企业加工成品回收后,再组织出口的加工贸易。
20.保税工厂——是指由海关批准的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工厂或企业。
21.保税集团——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一个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牵头,在同一个关区内,同行业若干个加工企业联合对进口料件进行多层次、多工序连续加工,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企业联合体。
22.加工贸易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定加工贸易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
23.加工贸易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或者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办理工商营业证的工厂。
24.加工贸易单耗——是指加工贸易加工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
25.加工贸易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自身生产工序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26.保税仓库——是指经过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
27.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具有保税加工、储存、转口功能的由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
28.出口加工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由海关进行封闭式监管的特定区域。
29.特定减免税货物——是指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免税进境,使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
30.特定地区——是指我国关境内由行政法规规定的某一特别限定区域,享受减免税优惠的进口货物只能在这一特别限定的区域内使用。 #
17.加工贸易合同核销——是指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加工复出口并对未出口部分货物办妥有关海关手续后,凭规定单证向海关申请解除海关监管,海关经审查属实,予以办理解除海关监管的行政行为。
18.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是指加工贸易企业经过批准将保税进口料件生产的产品直接结转给另一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由后者进行深加工后再出口的一种加工贸易业务。
19.异地加工贸易——是指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贸易经营企业,将进口料件委托另一直属海关关区内加工生产企业加工成品回收后,再组织出口的加工贸易。
20.保税工厂——是指由海关批准的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工厂或企业。
21.保税集团——是指经海关批准,由一个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牵头,在同一个关区内,同行业若干个加工企业联合对进口料件进行多层次、多工序连续加工,直至最终产品出口的企业联合体。
22.加工贸易经营企业——是指负责对外签定加工贸易合同的各类进出口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经批准获得来料加工经营许可的对外加工装配服务公司。 #
23.加工贸易加工企业——是指接受经营企业委托,负责对进口料件进行加工或者装配,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企业,或者由经营企业设立的虽然不具有法人资格,但实行相对独立核算并办理工商营业证的工厂。
24.加工贸易单耗——是指加工贸易加工企业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加工生产单位出口产品所耗用的进口料件的数量。
25.加工贸易外发加工——是指加工贸易企业因自身生产工序限制,经海关批准并办理有关手续,委托承揽企业对加工贸易货物的某道工序进行工,在规定的期限内将加工后的产品运回本企业并最终复出口的行为。
26.保税仓库——是指经过海关批准设立的专门存放保税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的仓库。
27.保税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具有保税加工、储存、转口功能的由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
28.出口加工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专门从事保税加工的由海关进行封闭式监管的特定区域。
29.特定减免税货物——是指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免税进境,使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
30.特定地区——是指我国关境内由行政法规规定的某一特别限定区域,享受减免税优惠的进口货物只能在这一特别限定的区域内使用。 #